经典短篇:神秘的敲击声

馆长2年前经典小说83791

  我的朋友,一个正直的贵族,收养了一个孤女,这位朋友与他的人口众多的家庭居住在一座古堡中。孤女长大了,当她十四岁时,多数情况下是伺候这家的夫人,为她做一些贴身女仆该干的事情,主人对她很满意。

  这个姑娘似乎除了殷勤周到、忠心耿耿地侍奉她的女恩人,以表示对她的感激之情之外,好像再没有其它任何愿望。姑娘体态秀美,因此周围不乏追求者。不过人们不相信,他们其中一位与她结合将会给她带来幸福,她自己也没流露过一丝一毫想改变现状的要求。

  后来,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:当姑娘做事在房子里走动时,人们有时会听到她脚下发出一种敲击声。起初,这种现象好像只是偶尔发生,但是后来这种敲击声没完没了,几乎是每走一步就响一声,姑娘害怕了,她忧心忡忡,几乎不敢迈出夫人的房间,只有在这间屋子里她独自一个人时,她才得到片刻安宁。

  每个人,与她一起走的,或是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的人都能听到这种敲击声。一开始大家还拿这件事开玩笑,不过最后这声音开始变得让人讨厌。于是这家的男主人,一个活跃的人物,亲自出面调查这件麻烦事。他发现,姑娘只有走动时才发出敲击声,不但在她落脚的时候,而且在她继续行走时抬脚的时候,都会发出这种敲击声。不过这些敲击声有时响得没有规律性,当她横穿一个大厅时,发出的响声尤为剧烈。

  有一天,这位一家之主从附近找来几个工匠,让他们在敲击声响得最厉害时,立即在她身后撬开几块地板,然而一无所获,除了几只大老鼠,其它什么也没有,为了追打这几只大老鼠,房子里引起一片喧闹声。

  这件事和这种混乱场面激怒了男主人,他决定采取严厉手段,从墙上取下他的一根最粗大的猎鞭发誓说,只要这姑娘再让他听到一次敲击声,他非得把她打个半死。从这时起,她在整个房子里到处走动时均无懈可击,人们再也听不到这种敲击声了。

内容来源于网络,侵联删

相关文章

经典短篇:前哨见闻

经典短篇:前哨见闻

  (围城回忆录)  大家即将看到的文字,是我在前哨奔波往返之余,日复一日地写下的。这是我笔记中的一页,趁着大家对巴黎之围的记忆尚存,我把它选出来。这些文字断断续续、干涩生硬、简单潦草、令人困...

经典短篇: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

经典短篇: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

  按:以下几封信里记载的生活经验无须虚构。一个侨居美国的中国人的经历不需要运用幻想加以渲染。朴素的事实就足够了。  第一封信  秦福兄:  一切都已准备停当,我就要离别这备受压迫和灾难深重的...

经典短篇:黄雀在后

经典短篇:黄雀在后

  在普罗文萨诺饭店的一个角落里,我们一面吃意大利面条,杰甫·彼得斯一面向我解释三种不同类型的骗局。  每年冬天,杰甫总要到纽约来吃面条,他裹着厚厚的灰鼠皮大衣在东河看卸货,把一批芝加哥制的衣...

经典短篇:看不见的珍藏

经典短篇:看不见的珍藏

  火车驶过德累斯顿,停在第二个小站的时候,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登上我们的车厢。他很有礼貌地跟大家打招呼,接着又像个老熟人似的朝我点头致意。第一眼我实在想不起来他是谁了。然而,在他紧接着微微一笑...

经典短篇:最后一课

经典短篇:最后一课

  ——一个阿尔萨斯孩子的故事   这天早晨,我很晚才去上学。我非常害怕被老师训斥,更何况阿麦尔先生说过要考一考我们分词的用法,而我连一个字都不会。有那么一会儿,...

经典短篇:沙文之死

经典短篇:沙文之死

  我第一次碰见他是在火车的车厢里,那是八月的一个星期天,当时所谓的“西班牙—普鲁士事变〔1〕”刚刚开始。尽管我从未见过他,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。他又高又瘦,头发花白,脸色通红,鼻似鹰钩,圆...